我在嘎噹噹的日子-大地旅人PDC學習紀錄

By財團法人日和教育基金會

我在嘎噹噹的日子-大地旅人PDC學習紀錄

作者: Peter

我和樸門

幾年前因為工作的關係參與過一天邱奕儒老師在花蓮大農大富建置的食物森林計畫,那是第一次聽聞「樸門」這兩個字,但可能因為訓練時間過短,自己對農業又欠缺敏感度,最後只記得螺旋花園裡多層次種植的技巧,對於樸門背後的哲學觀與在意仍全然無知。後來,樸門所推動的幾項計畫例如都市可食地景、雨水收集、麵包窯、火箭爐等,在台灣逐漸蔚為風潮也出了不少相關書籍,不過對我來說樸門始終是破碎的知識,很難從這些技術操作中得知技術背後生成的脈絡與觀點,而大地旅人十四天在台東的課程則恰好解決了我這方面的疑問,課程過後對於樸門有了嶄新的認識與體驗。

樸門的緣起

在上完兩週的PDC認證課程後,返家就收到了青芽兒永續教學中心寄來的刊物,其中一篇就是緬懷樸門開創者墨里森(Bill Mollison) 的文章(青芽兒第75期,P38)。70年代時為了回應過量使用農藥、化肥的工業化農業對人類健康、食物、生態與土壤造成的衝擊,墨里森與學生洪葛蘭(David Holmgren)出版了「永續生活設計I」(Permaculture One),這本書可說是樸門設計概念的開端,墨里森後來又在1979年籌設了「永續生活設計學院」(permaculture Institute)透過系統性的方式將樸門知識進行傳播與複製,教導關於能夠永續使用土壤、水、植物、法律與經濟系統的設計。
 

樸門是什麼?

如果有人問我,樸門是什麼,雖然我真正想說的是:「一門關於能量流動與觀察的學問」但若真照此回答,那我可能會得到一個白眼。英國樸門網站上說得比我更精確點:「一種嶄新的永續生活架構;一種有助於系統性發展生態平衡、強化自然利用效率與產能的實務方法。」樸門的倫理可簡單歸結為:照顧地球、照顧人類與分享多餘。而為了要落實這些倫理又發展出多項原則,我在台東的樸門老師孟磊(大家都稱他Peter)就整合了墨利森和洪葛蘭的版本提出14項原則,例如採取小而慢的解決方法、將問題視為正面的資源、將合理的相對位置整合起來等都是這十四天課程裡常被提及的金句,也是透過這些原則的指導,才有眾人熟知的厚土種植法、香蕉圈、螺旋花園或是火箭爐等操作方法,我總算是看到這些技術背後的來處。

台東嘎噹噹的學習回顧

經過14天的學習,樸門對我而言比較像是一個翻轉思考的練習,許多原本在主流價值中被視為是問題的狀況,樸門都會很巧妙的將其轉化為可用的資源。我也在這幾天的學習中發現到很多知識其實以前就學過,但總不夠深刻,樸門的學習之所以有趣便在於他總是從問題解決或是整體觀的角度讓死板的知識與學習者產生關係。而最有趣的是,乍看之下我們是在學習技術與方法,但其實這些操作背後都帶有很深刻的倫理觀與人類對未來世界模樣的思索。這14天的課程一方面是讓我更認識樸門,但卻又有另一種才剛開始的感覺。

圖一:大地旅人透過各種工具讓我們進行設計練習,也是知識整合的一種展現。

重新看待問題-屎尿與強勢外來種

課程方開始,Peter就很感謝我們這群人來到基地貢獻自己的糞便和尿液,提供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氮元素。只是有人一聽到Peter竟然要利用排泄物來種菜馬上就緊張提問:「不怕有重金屬殘留的疑慮嗎?」其實這個疑惑也飄在很多人的心裡,只是不敢說出口,但Peter回答得好:「都市化的過程讓我們早就暴露在各種毒素風險之中,毒素不會只透過食物來累積」,Peter也開玩笑說,在基地生活的這幾天保證會慎選食材,讓我們的排泄物比較乾淨!樸門本來就重視土壤的復育與資源的循環利用,尤其是人肥裡含有難以從自然裡獲取的氮,也因此學習如何處理人肥就變成在學習樸門時的重要功課。

在基地生活的幾天,男生有一桶專屬的小便桶,裡頭塞滿了許多的木屑,等到尿液淹過木屑時就可以封存儲放或直接施放於預備耕作的土地上待其完全發酵後進行利用。專門供大號使用的乾式廁所則是在土地上挖一個坑洞,使用後以乾木屑蓋住,滿了之後存放一年經過完整發酵即是最好的土壤來源。人肥的處理只要把握好不發臭和完整發酵兩個重點就算是通過初階門檻了,若發臭則代表可能過濕或氮素過多,這時候在堆肥裡加點乾木屑拉高碳的成分,就能有效防止異味產生。參與課程的幾天在使用這些設施時的確都沒有明顯的異味,大地旅人的慧儀說:「如果好氧堆肥發臭了,可能就是管理方法出了問題。」

樸門將問題視為資源的看待方式讓我印象深刻,除了人類排泄物的處理,基地裡另一個令我訝異的是對布袋蓮這個萬夫所指水生植物的利用,大地旅人善用布袋蓮綿密的根系過濾水中雜質與重金屬,而其繁殖快速的特性則恰好可用來作為菜園的覆蓋物,保濕、保土,也防止雜草生長,而這也回應了樸門的一項原則-將資源擺在對的位置上(後來在臉書的網頁上,大地旅人也分享布袋蓮乾掉後柴柴的質感似乎不受蝸牛青睞,也意外保住了當中許多菜苗的小命)。

森林裡的學習

樸門的核心精神是向大自然學設計,而恰好基地後方有一塊閒置近20年的造林地,那天大夥移師至森林裡上課。進到森林後Peter先帶我們認識森林裡的伙伴,比較高層的伙伴以欖仁為主,中層已有部分原生樹種進駐,底層則有月桃、姑婆芋等耐蔭的植物,一個完整的森林其實就像一座公寓,每一層都住著不同的角色。Peter繼續解釋當一個地方有一片森林就等同於擁有一座水庫。一般來說帶有水氣的雲會從海洋漸漸往陸地飄移,水氣遇到森林時一部份的空氣就會因對流作用而成為雨水,其餘的空氣則會穿過森林,但越往內陸來自海洋的水氣就越少。雖然如此,一個具有完整森林覆蓋的山嶺,亦有自己造水的能力,森林裡每一片葉子透過蒸散作用將自己多餘的水氣排除,而水氣在上升過程中又因為遇冷凝結,變成虛無飄渺的雲霧,那其實就是水庫的現形。葉子也被設計為雨水收集系統,當大雨落下時,地表的有機質不會馬上被帶走,反而會順著葉子以及枝幹的紋理緩慢地流至地表,從天而降的落葉也盡責扮演好自己覆蓋的角色,默默地在森林底層保水、保土。

解釋完森林和水的關係後,Peter撥開厚厚的落葉層繼續帶我們觀察林地土壤的樣貌,咖啡棕的土壤代表這裡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這些有機質就是植物生長主要的食物來源,落葉的完整覆蓋也提供了陰暗與溫暖的環境,而這正是許多分解者喜歡的環境,隨便翻開的幾片樹葉都長滿了整片的白色菌絲,Peter提到這些材料也可以適度加入自己的堆肥裡,幫助有機質的分解。森林裡頭的知識真是學也學不完,無怪乎樸門會主張要向大自然學設計阿!

圖二:向大自然學習的樸門透過各種觀察、實作發展出多層次種植方法。

復育土壤的重要性

在進到台東基地前,大地旅人就提醒我們要帶家鄉土壤到課堂上進行土壤分析,後來我發現不管土壤分析的結果是如何,都要努力作堆肥,也就是增加自己種植地上的有機質。雖然科學有其侷限,但樸門總是適時的援用科學的發現來支持自己的觀點,例如我們不能一味援用外來的農法,因為不同氣候條件所造就的土壤特性與條件是完全不同的,科學證實熱帶雨林裡上營養幾乎都完全被植物體利用,土壤反而貧瘠,而寒涼的溫帶地區則因為分解效率慢,營養多被儲放在土壤裡。大地旅人的講師提醒我,當我們從國外移植別人的農法時也要特別去注意該農法在當地所配合的氣候條件。

處於熱帶與亞熱帶交界處的台灣其實擁有非常獨特的農業發展條件,加上板塊地質的複雜條件,造就了幾乎在台灣就可以看見全球土壤的特殊性。然而幾年在農村生活的經驗卻又告訴我台灣人其實對於土壤非常陌生,農人用了很多的化肥、農藥與除草劑不斷在破壞有機質的累積,因而讓許多地表裸露,失去植被保護的土壤不是乾裂就是營養大量流失。有鑑於此,樸門從復育土壤的觀點出發,援用、發展出許多令人驚奇的工具與方法。

厚土種植法算是樸門復育土壤不得不談的經典堆肥製作方法,一天我們在基地裡的課程就是完成一個厚土種植,我們當天使用的材料有稻草、牛糞、紙板、布袋蓮、雜草,放的時候其實沒有太多顧慮,原則是:濕的放完就放乾的,氮擺多了就放碳,將這些素材層層堆疊成圓形後最後再以乾稻草做最後覆蓋保溫,接著就等著讓他發酵。不過堆肥完成後恰好遇到台東難得的低溫,堆肥的溫度一直沒有起來,而恰好男生的小便桶又滿了,裡頭滿滿的氮素就是讓微生物加速工作的元素,因而尿也加入了堆肥的行列,見到自己的尿有了好去處感覺真好!

而樸門也從系統去思考碳與土壤間的關係,目前全球暖化最主要的問題即在於有過多的碳從原本封存在土壤的狀態被排放到空氣中,要解決此問題的方法方式就是再把碳儲存到土壤或生物體裡,在課程裡慧儀提到碳匯農業(carbon farming)的概念,這在國外已經有完整論述甚至有專書的新工具,在台灣卻仍沒有太多資料可以參考。在台東上課時慧儀和Peter還特別請住在台南的Clint來教大家製作生物炭,做好的生物炭尚不可直接利用,必須先經過與堆肥的混和否則會搶走土壤裡的養分,反而造成土壤貧瘠。那麼會有過猶不及的問題嗎?Peter告訴我,多多益善,現在的問題是大氣中的碳太多了,能存多少是多少。對碳匯農業有興趣者不妨參考此書:http://carbonfarmingsolution.com

建立具韌性的農耕系統

分散風險與去中心是樸門的核心概念,這其實也很符合向自然學習的概念,在自然系統裡很少看見有權力集中的現象,生物都是彼此牽制與護持的,在農耕的實務上,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觀察每個作物的特性與環境的互動,繼而透過不同元素間的配置,讓系統得以穩固,不會因為外在威脅而有毀滅性的損失。

常聽到的南美三姊妹南瓜、玉米、豆子就有這樣互相幫忙的意涵,在玉米成長到15公分左右時,便種下豆子,讓他順著玉米攀爬,也順道產生玉米所需要的氮肥,而具有大片葉子與匍匐特性的南瓜則有抑制雜草的功能。另一個例子則是慧儀在一天晚上放給我們看的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J1G9o11oG8

,裡頭所說的是將推拉理論運用在玉米種植上的技術,方法是透過在周邊種上山螞蝗與狼尾草。山螞蝗的存在抑制了搶走玉米養分巫婆草的根,也增加土壤的氮肥,更重要的是山螞蝗具有驅離玉米螟的作用,此即為推,更喜歡狼尾草的玉米螟遂而將目標轉向狼尾草,然而狼尾草又會產生一種黏液影響玉米螟的生存,此即為拉,據研究指出在推拉理論的運作下,最後只有10%的玉米螟得以存活,狼尾草與山螞蝗又可轉化為牛羊的飼料,增加乳量。這樣魚幫水、水幫魚又不花一毛錢的方法,遍佈在樸門的各個系統裡,舉凡食物森林或是同伴作物都可以看見類似的操作,是個十分振奮人心的農耕方法。

不只是種菜而是找回關係

大地旅人在台東的課程從一開始世界的現況、觀察自然的運作、馬不停蹄的實作與設計練習,漸漸將主題帶到人與人關係的重建,而我總以為關係的處理其實才是樸門的精髓。大地旅人在悼念Toby Hemenway的臉書文章中,引用了他說的一段話:「Permaculture不是食物生產的技術,不是光腳走路過生活,Permaculture是一套幫助人類社會進行典範轉移的設計方法。」

的確如此,種菜、光腳走路都是個人層次所能做到的事,但要重建關係就得跨越個人層次的門檻,和群體產生關係,關於這點慧儀與Peter在花園新城的樸門實踐著實令我驚豔。首先是社區貨幣的案例,故事的開始是慧儀與Peter在花園新城集結了一群對生活有美好想像的人,以互助、互惠、互愛的信念為核心,發行了專屬花園新城的社區貨幣-「花幣」在社區中推行,提供服務的人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服務價值多少花幣,雙方以花幣交易。而除了花幣交易外,也可以務(物)易務(物),例如以自己的翻譯專長,換取剪髮的需求。

另一段故事則是Peter與朋友在花園新城裡看到一塊閒置的土地覺得可惜,便以樸門的方式種下了木瓜、地瓜葉等作物,種下後就放著不管,但後來作物實在生長得太好,顯眼到頻頻被路人摘取,最後甚至被不知名的人插上「人在做、天在看」的牌子,令人啼笑皆非!也讓我不禁思考有無可能在城市裡建構一個分享式菜園正是大家所需要的呢?

結業發表設計實戰

在結業的前幾天,大地旅人告訴我們這些學員想順利取得結業證書得符合兩個條件,其一:結業前一晚每一個人都必須出一個表演,這是樸門PDC一直以來的傳統。其二:每個人都必須從事小組設計,並針對當中某個環節設計一份個人的細節規劃。第一天上課的時候有伙伴很擔心自己沒有辦法完成最後的設計,但這樣的焦慮顯然是多餘了,經過14天的洗禮與大地旅人精心的課程安排,大家在最後的成果發表都表現得十分傑出。設計規劃的土地也並非憑空猜想,而是真有其人、其地,在正式規劃前大地旅人也帶著我們這群學員親訪土地,並詢問地主對這塊地的需求與想像。

回到基地後,小組的成員們先是確認東南西北等方位以及房子的坐向,隨後便在紙上進行草擬分析,將居住環境周邊的威脅與狀態一一指認出來,假始東北面會有來自東北季風的濕氣與大風,南面有農藥與除草劑的威脅,小組就會分別在東北與南面各畫下一圓弧,影響範圍越大則圓弧越大。當然考量的因素不只有這些,這些條件最後還會和地勢高低、水的來處與去向、個案或土地的特殊需求與考量進行綜合分析,這些功夫都作足了才會進一步考量房屋興建(如果仍是一片荒地)、食物森林、動物畜養(這在樸門裡被稱作動物系統的建置)以及防風林(亦可防火、防農藥、防噪音)的細部規劃,樸門的設計像是蓋房子,從地基開始穩紮穩打的一路向上,馬虎不得。

 圖三:小組在紙本上的練習與討論初稿,是製作正式壁報前的重要準備。

後來我負責的部分是防風林的規劃,雖然是距離房子最遠的設計,卻也是保護居住在其中生物的第一道防線,每一面都有不同的設計需求。東北面有來自冬天冷冽的海風以及鄰人農藥的威脅、東南面則有土塊崩塌與颱風的焚風威脅、西南面必需避開農藥的威脅,並建立一條生態廊道,而在西北面因未來房子坐向可能與鄰人相對望,業主希望在與鄰人保持良好關係的同時也能適度保有自己的隱私。恍然發現,這些分析簡直像是把脈,然後再根據個人的體質與問題的輕重緩急開出藥方,每一道關卡都是真功夫的磨練。

圖四:學習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化繁為簡向大家說明也是PDC的修練之一。

在基地的14天課程一晃眼就過去,回首像是一場知識的回顧、手腦的鍛鍊與心靈的整裝。結業的那天,Peter向每個人都拿了一點各自家鄉的土壤,一撮一撮整齊的擺放在一個圓盤上,在每個人發表完自己對這幾天學習的感悟後,Peter將這一撮撮的塵土比喻為來自四方的大家,一邊說著話,也一邊將一撮撮的碎土以指腹交錯雜揉直到看不清分界。我們因為課程相聚,又因為課程分離。Peter特別囑咐即便未來彼此身處異地,也要記住自己並不孤單,如同盤上化為一處的塵土,都是同一,接著就邀請大家來拿取一小撮,象徵著把彼此的心念帶回。大地旅人在課程的最後給予的並非明確的指向,反倒是開創了另一個未知,這樣的懸念像是一個願,等著我們去呵護與澆灌。

圖五:來自四方的塵土,將帶著伙伴的心念再度回到自己的崗位為實踐樸門而努力。

About the author

財團法人日和教育基金會 administrator

友善農作推廣,友善廚房運作,食農教育推行,友善成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