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的誓約

By財團法人日和教育基金會

野豬的誓約

 一大早接到了Eric打來的電話,說是茄苳埤山豬來訪,請我趕緊去做紀錄。

        茄苳埤是基金會其中一個教育據點,所在之處因為環境封閉、人煙罕至,吸引不少居住在後山的動物前來溜搭 ,舉凡帶著一家子來的彌猴爸爸、停駐在樹梢上的大冠鷲,只聞其聲不見其影的山羌都曾是座上賓。在這之中與我們關係最為密切的則非山豬莫屬,園子裡的蚯蚓與眾多植物的地下莖對他們而言便是上等佳餚,更是迎冬不可或缺的補品。只是,電話打來的當下我還意興闌珊,心想山豬跑來「鬆土」這件事早已司空見慣,還需要再多記上什麼嗎?

                                         圖說:野豬經過山徑時所留下的腳印

        到了現場,慢條斯理為相機裝上電池環顧四周時才被頗具規模的「案發現場」嚇著,好幾塊沿著緩坡修築的大石頭一一被山豬掀開,一掘就是兩條數十公尺的隆起土丘,但有趣的是小樹、灌木卻一概不理,Eric說:「山豬祖先有教小山豬要懂得愛護山林!」後來Eric又領著我到門口幾個被山豬挖掘的凹洞前,問我有無觀察到什麼異狀,定睛一看這些洞洞間竟錯雜著台灣野百合的植株,但每一株卻都完好無缺,該說山豬膽大心細嗎?

                        圖說:自然界的鬆土高手-台灣野豬

       好奇這迷樣物種的生活樣貌,於是開始一段在網路上追尋有關他身世種種的過程。原來我們常稱的山豬真正的中文名稱是台灣野豬,是全世界只有台灣才有的特有亞種,但他的真實生活並不如我們想像中風光。於山間,他是獵人的目標,也是山產店裡的招牌菜餚,於田野,他總青睞農人季節的豐收,防不勝防的破壞行為幾乎是到了人人喊打的程度。近幾年有學術研究發現台灣野豬因為過度獵捕,評估數量已遠低於被列入保育動物的彌猴與山羌,此外還有基因污染的問題。在人類不斷向他們棲地挺進的狀態下,我幾乎可以預見未來人與野生動物的衝突只會越來越大,難道人與自然注定對立?

      其實不然,這幾年來台灣民眾環境意識崛起,有越來越多的生產者開始重視生態、生產與社會網絡間的關係,例如花蓮富興生態農場的環頸雉玉米、以時生態農園的山豬芭蕉與屏東棋盤厝ㄟ猴子柳丁等,這些人試圖以各種實驗精神與理想性來挑戰一般大眾自恃無疑的價值觀,每一個案例的實踐可都是人類文明耀進的見證。

      人類文明的躍進?至少我是真心這麼認為,因為別的不說,光說要把園子裡收成的一部分和野生動物共享就十分不易。而為了銷售這些無化肥、農藥而被市場視為格外品的收成,小農們還得找到一群同樣具有理想性格的消費者來捧場,否則再好的理想也無以為繼。

      動物難道就真那樣不講理?也是有農友一開始與猴子鬧翻但在勸導「要留一點給她採收」後猴子卻開始乖乖聽話,彼此在農園相遇還會互打照面。我在想,如此相約、相應、相許的故事也適合用來解釋台灣野豬守護小樹與百合的美談嗎?這該是座充滿誓約的島嶼吧!我寧願這樣相信。

                   圖說:乾淨俐落的拱土行為,一株台灣百合都不捨踐踏

About the author

財團法人日和教育基金會 administrator

友善農作推廣,友善廚房運作,食農教育推行,友善成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