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寮水梯田見習紀行

By財團法人日和教育基金會

貢寮水梯田見習紀行

作者: Lun

貢寮的山

車過陰陽海前,黑鳶展翼盤旋,沒有駛入曾經熱鬧的老街,逕往山上,飄著綿細秋雨,另一個靜和的世界。“從保育生物學的角度,山區的水梯田除了是靜水域生物的棲息環境之外,水梯田與山區的溪流串連,更在從山到海的水域廊道中,豐富了這當中重要的小濕地串接點,在迴游動物的旅途中形成一個個緩流休息區”貢寮水梯田的介紹這麼寫著。

山區散村和牛合作的生活

連續的梯田地景中所發展出的散村聚落,是居民們的祖先在原有的山嶺間,手工開鑿所闢出的農作地貌,這樣大面積田階是透過水牛合力開展出來的,在這機械不便的地帶,牛兒們著實是在地水田工程的建築師!一頭牛從小牛開始照顧,一歲半以後開始慢慢訓練背負,兩歲開始勞動的歲月持續十五年,至多不超過十七年,隨著耕作的歲時在田間出沒,其餘時間往桃源仙谷自由吃草去,話說仙谷上的草地比割草機割的還整齊,土地管理模式和牛群放牧有極大的關係,牛打滾出的積水塘(牛浴池)同時也提供給水草環境並間接成為的其他小型生物的棲地,過去除了翻田整地和堆肥,以前沒有配種的公牛還會牽到山下賣,也是經濟來源。當場我可以感受到,這些農人有牛陪在身邊的那股自信。

水梯田的耕作與留種

沿山田階相連的地景上的主要作物是水稻,「平林」與「五號仔」,是過去至今習慣耕作的品種。曾經試種高產的高雄139,但並不如預期豐收,續耕在地老品種。隨著節氣的浸種、孵秧、插秧到收割都是手工,遇上負泥蟲作怪,傳統上有種工具就是專門在稻行間來回揮勾,把附在稻葉上的蟲子們收服,影響蟲害侵擾的關鍵就是當年田嬰的數量,田裡只有田螺沒有福壽螺,這也讓補秧的動作清省不少,收割後翻田的時間點要在中秋過後,溫度影響草翻進水田腐爛的速度,這個過程則進一步影響隔年的收成,同時田區間保有緩衝的小水塘,預防旱既缺水之苦,整個耕作的本都在以水建構起來的棲地環境裡。至於山區若是駛著八馬力以上的農機進去,就有陷入田泥裡動彈不得的風險,所以到現在犁田的重任還在牛身上,水梯田的農人們也得以保留引牛犁田的技能,各種農具依功能輪番運用於翻土、破土、犁平,如果遇上牛懷孕了得放育嬰假,來代班的就是手工犁田的人們了。過去有在耕作的水梯田有上百公頃,如今很多已經從水田成為雜木林,當論及持續耕作的水梯田其蓄水和調節功能,有維護田埂和調整水量的狀態下,反而比雜木林地或是廢耕之地有更多的涵養可能。

水田多樣性的植生環境

與水田直接相連的水渠、水塘、與田畦邊的植生交界環境都是生態調查的領域,因為棲地在,所以萬物也隨之共生息,比如一小階田區裡面就足以細緻充分的觀察:小穀精草、野慈姑、鴨舌草、豬毛草、圓葉節節菜、水虱草、絲葉狸藻、瘤果簀藻、白花紫蘇,都可在此水域共生,十月的田埂邊可以觀察到向天盞、釘地蜈蚣、紫背草、魚腥草、細葉水丁香、通泉草等,形成了熱鬧的棲地。那是我未曾見識過的水梯田環境。聽他們說起在除草劑引進之前的水稻下的水草森林榮景,在這個半封閉的小山群落裡,短暫停留的我還無法想像,雖然這裡已經算是使用農藥歷史較短的區域了。

水田多樣性傳達的體驗活動

水草盆栽和水中生物觀察是主要的觀察體驗,而且可以從中認識到水梯田裡的生態景況:一個空盆栽發到手上,說明著自由發揮的開始,透過收集水田裡的「雜草」成為裝飾的盆栽,轉換了在農事習慣裡被視為對抗的角色,用手網在水田表面的泥沼上輕輕拖拉,撈洗掉一些泥土後,或是靠近水生植物旁的地方,捕獲和觀察棲息的生物,澤蛙、圓田螺、仰泳椿、龍虱、小紅娘華、蜻蜓和豆娘的若蟲等等,黃腹細聰據說是僅見於這一帶的蜻蛉目特有種!田間體驗活動告一段落,放還所有小生物們,在田埂邊清洗手腳,腳邊還順流竄溜一條成體的黃鱔。如果說,有機認證是透過化學方法檢測,那這裡的認證委員可說是自然界裡的大小生物,甚至連食蟹饛也常在田埂邊出沒!

與自然依存的里山生活

在地的二代農夫除了耕田也會馴養野蜂,蜜源來自森林的楠樹、九芎、樹杞、杜英等,而開白花的森氏紅淡比的蜜則視為此處的上品,林地中提供的建材、農具、藥材等生活用品,而透過各種運用石頭的方式,鑿出引流的水道和石塊田埂的砌作,也壘積屋舍的建材,混合稻桿粘土做土磚,成為結合現地資源的居住型態。狸和禾未來的在地據點就位在目前整修中的石頭厝。溪流和水田裡的生物,成為了多元食物的補充。關於牛的眼疾治療,也取自在地草藥煎煮後灌食,傳說中牛唾液可以治胃病,牧牛人也毫不吝嗇提供。若是說到過去靠山吃海的條件發展出貢寮海女的文化,連潛水的蛙鏡都是山上砍柴削製的,貼合眼眶的區度設計剛好,由此也窺見了傳統民具和工藝。

舉凡在地品種保存的糧食生產、狸和禾小榖倉產生的社區就業機會提昇、生態資料累積後發展出的有限制生態觀光、傳統牛耕模式的傳承、生物多樣性資源的妥善運用、特殊梯田景觀所形成的文化資產等等,都是貢寮山區裡的重要價值。而回到內城可以如何建立在地關係與運用?且看雪山腳工作室如何發揮!

About the author

財團法人日和教育基金會 administrator

友善農作推廣,友善廚房運作,食農教育推行,友善成果分享。